6月25日,四川省典当行业协会发布最新调查数据称,目前四川省典当企业中只有约15%的企业开展了民品典当业务。但在全部业务中,民品典当笔数仅占5.1%。虽有64%企业想涉足传统民品典当业务,但因为缺乏专业技能人才而不得不放弃。结合企业困惑与行业发展趋势,6月30日,四川省商务厅将与省典当行业协会,在成都联合举办民品鉴定评估和互联网培训。
2014年末,四川有典当企业334家,实收资本总额49.1亿元,实现典当额62亿元(其中动产质押17.1亿元,房地产抵押34亿元,财产权利质押11亿元),同比增长29.2%,年末典当余额34.3亿元,同比增长27.8%,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融资和地方经济发展。
而在动产质押中,传统典当业务的金银珠宝等民品典当占比很小。四川省典当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因为现代新型典当企业门槛高,注册资本较大,部分企业主动放弃了单笔金额较小的传统业务,专注于中小企业和资产高净值客户。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缺乏鉴别真伪和合理估价的专业技能人才,为防范经营风险不得不放弃民品典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