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是“噱头”
许良(福州汇林典当行总经理):单笔放款超过100%,我想不仅典当行不会做,就是常规的民间资金也不会轻易去尝试。毕竟对于融资放款的一方来说,防范风险、保证资金安全是最重要的。连银行都会在发放贷款的时候根据评估价格打上“折扣”,何况是防范风险的能力相对更低的典当行业与其他融资机构?
据我的了解,不要说超过100%放款,就连按照评估价格100%放款,通常典当行也是不敢的。像这种号称单笔放款能超过100%的民间借贷广告,我个人认为有很大的忽悠成分在其中。现在融资需求依然居高不下,有人看中这个市场,企图以诱人的广告语来吸引注意,实则是骗局的“升级版”而已。
再举个例子,确实也有民间资本在做类似的借款,说白了就是放高利贷。他们认为动产可以较好地控制风险,比如二手车的借贷,不用质押,但是客户需要将保险受益人指定到放贷方的名下,有的时候可能还会要求客户增加房产等作为担保。对于放贷的一方来说,这样做能降低不少风险,但是对于客户而言,是不是真的“安全”,确实值得好好琢磨,毕竟这种融资的市场“水很深”。
当然,在日常的业务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客户资金需求比较大,如果按常规的折当率来放款,可能满足不了对方一时的需求。这个时候,对于优质的客户,我们会考虑尽量提高放款额度,比如二手车质押放款八成或以上,而且这种情况下,虽然当物是车,但我们还会请客户提供譬如房产证等并复印作为档案备份。这样做一是为了全面衡量其还款能力,二是万一绝当,除了借款的部分能优先受偿外,逾期利率等部分,典当行可以进行诉讼保全。总之,控风险是典当行头上的“利刃”,切勿因为一时的逐利而忽视。
100%放款必须非常谨慎
申又喜(广东珠江典当行常务副总经理):民间融资中这种超100%放款,属于玩基本概率。我很赞成正规的融资机构,首先是要考虑资金安全的说法。如果一件抵(质)押物,评估价格是10万元,你可以放给对方12万元,甚至还能追加额度,那么从理论上分析,你得有相应的风控措施,必须牢牢把握好每一个可能出现风险的“点”,而且你的收费也不可能会低。至少对于典当行而言,我想这样的方式并不可取。
不过,据我的经验,作为典当行在面对客户有较高的融资需求时,按评估价格的9成,甚至100%放款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当然前提是要非常谨慎,而且要看放贷的是什么样的客户。这种情况之下,对于典当行的业务操控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客户是不是做实业的,借款用在哪个方面?他的企业真正的经营状况如何?他的产业、物业状况典当行是否了解?他以往的信誉度好不好?典当是否能从该客户的上下游客户处了解其相关信息等等,都是需要逐一核实的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典当行与客户之间也应该树立起“共识”——上述防风险的做法不代表典当行必须要“吃掉”这些物业,而是双方在寻求合作。
另一方面,谈到这一话题,实际上也给典当行业提了个醒,如果真要100%放款,老客户或者优质客户肯定是优先考虑的方向,那这些客户从何而来?我想,长期培养,边合作边考量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这个方面值得业内重视。
超过比例即违规
林静(上海典当业内人士):在我看来,超过100%比例放款,与其说是典当行不敢做,更不如说是不能做。
理由很简单,现代典当事实上是按照债权来算,所谓“物有所值”,即严格按照当物的价值来进行借贷。假如一件当物评估价是10万元,但典当行放出的款项在10万元之上,超过的部分我认为其实属于信用放款,这是《典当管理办法》中明令禁止的。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如此,如果典当行超额放贷,通常连正常的当票也无法开具,而且一旦走上法庭,牵涉到信用放款的借贷关系对典当行来说也是站不住脚的。
接受一定程度的监管制约,这是作为正规的融资机构的典当行与民间融资的区别,并不是坏事。另一方面,折当率其实是为典当经营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以应对市场降价、未来贬值等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放贷额度越高,意味着回报越大,我相信有人会对此动心。但盈利不应该建立在违规的基础上,否则带来的将不仅只是业务上的风险。与其如此,还不如多想想如何守好目前的阵地更为实际。